May 31, 2009

小交的法國五月

首先,我要作出懺悔: 一直以來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會,我很少出席。 甚至今次我也是為著名法國鋼琴家 Michel Dalberto,和很少聽到的兩首法國鋼琴作品,與及圖畫展覽會的新奇配器版本而來的。 噢,殊不知如果錯過了這場演出便會是我的錯誤和遺憾了!
 
有趣的是,香港小交響樂團(HKS)的音樂會,除了幾近爆滿之外,相比我遇到的另一個本地職業樂團音樂會,觀眾整體是更要年輕和較為熱情專注。 我不知道為什麼........................ 但是,後來音樂總監葉詠詩在樂團調音後來到臺上,開始的竟不是立即拿起指揮棒,而是用麥克風跟我們談話,這個大致給予我之前的問題提供了一點答案吧: 葉詠詩除了是一個專業的指揮家外,她更是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和有效的演講者。 我相信她通過這些年一直做了不少的教育工作和擴大她的年輕觀眾群 !
 
音樂會以拉威爾為記念法國作曲家 Couperin 而作的著名鋼琴組曲的配器版本作為開始。 真是不容易的管弦樂作品,對弦樂的要求很高,木管的音色變化,以及句法的強弱動態和靈活性。 我很高興看到 HKS 的弦樂組做得不錯。 在單簧管有出色表現之時,雙簧管卻特別在高音上出現些微問題。 指揮的演繹頗有一撮法國風味,但卻有點機械感,如節奏能多點彈性和整體能更同步一些就會更令人滿意。
 
跟著來到晚上的第一個重頭戲: Dalberto 走上舞臺,在Steinway上與 HKS 奏起Faure的 Ballade。 只從開首他所彈出的幾個簡單樂音就已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觸鍵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每個樂音的色彩變化皆被迅速和全面控制,高雅而如歌性的串連起來。他可以通過手指而非其他任何不必要的身體動作來奏出寬動態範圍而有層次的音樂 (除了他的頭可能偶爾點一下)。 看他那微妙的腳踏運用如何能提高樂音的張力和適當的造句,就是魔法般的見證。他如何可以利用這以撞擊而產生聲響的樂器來發出晶瑩透明的優美連線聲音是超越我的理解的,但我只知道我喜歡他這樣的音樂。 好一個謙卑和內隱的法國鋼琴大師,功力就在他和樂團的音樂中顯示出來。 他從不致勝過樂團或被它覆蓋,但只完全恰當地混和。看來殊不容易的一首樂曲,但給 Dalberto 完美地演繹,就連額頭上也不見一點汗水。 他彈出來好像很簡單的音樂,卻聽起來非常迷人。 另樂團也一路給了一個很親密的支援。
 
沒有進一步的延誤,在觀眾的 4 度熱烈掌聲後,Dalberto 即返到台上演奏法蘭克的變奏曲。 他坐了下來後便再一次進行了他的儀式--用雙手輕輕觸摸白色琴鍵並從中間橫向掃開再返回中央,就像為他心愛的儀器打掃灰塵一般,才示意葉詠詩開始樂章那介紹性的弦樂強重和弦。 這首作品的音樂性更強、 感情豐富而變化又易於理解,是一組集合由開首出現主題而成的變奏曲,樂團和鋼琴到處都有交替領導和支援的角色。 在這裡的 ensembleship 是更明顯和成功的。 Dalberto 的特殊技藝和抒情性在這裡得到最好證明。 此外,他享受在音樂中,這方面顯示於他的右手在閒時於空氣中做出一些像指揮般的輕微搖擺。 樂團方面,大提琴部分 (只有 5 名成員) 有很出色的獨奏片段,而單簧管也有著精彩的樂句傳遞。
 
觀眾如我般興奮熱情的重複掌聲後, Dalberto 回報我們兩個獨奏 encores (德布西嗎?) ,分別展示出他的實力-首先是他謹慎的佈局構建能力和優秀的情緒變化,以及動態的強烈對比,然之後顯示他那快速手指和爆發力度。 然而,Bravo喊聲和掌聲仍舊持續,即使在他給我們飛吻道別後才走到後臺去。 最後,他衣冠楚楚把指揮也帶到舞臺來作最後致謝及引領樂團的成員一起離開。
 
第二個高潮出現在中場休息之後: 一個著名的鋼琴音樂 Mussorgsky 的 「 圖畫展覽會 」 由中國作曲家Julian Yu所寫的另一個改篇配器版本。跟我們常聽的拉威爾版非常不同,這個是寫給只得十幾個成員的小室樂團:包括幾個人的弦樂, 4 名成員的木管組、三人銅管組 (沒有 Tuba) ,一個玩定音鼓、 一個彈鋼琴/celesta、 一個玩豎琴,再加3名成員負責範圍廣泛的敲擊樂器 (包括馬林巴、 Glockenspiel、 木琴、 tam-tam 和鐘...) 。 此外,余除了只對他們進行樂器重新編排外,還甚至作出原樂譜外的各種有趣新增: 例如在開始長廊漫步的一些樂句間加入了富中國東方色彩的五音樂思; 對於舊古堡中添加遲發但相同的音樂句來產生回音效果,正如在一座城堡聽到的; 在兩個猶太人中,新得幾乎無法識別的 cadenza 由低音大提琴獨奏出,在一個背景有定音鼓混沌聲音中交織起來;新寫但不是那麼和諧的和弦被加置於 Catacomb 一段中來帶出幽冥的感覺 ; Baba Yaga中出現了銅管和長笛吹空地模仿冷風的沙沙作響;連串上昇和下降音諧的鐘聲/鋼琴/Glockenspiel 也提昇了終章基輔大門的氣勢!
 
無可否認,余此作充滿對每張原畫的想像力和洞察力,而不是只憑 Mussorgsky 的鋼琴樂譜所激發,聽到這樣一個有趣新鮮的版本,令人大開眼界。 觀眾的反應也是非常積極的,面對如此富挑戰性和難度的樂曲,樂團成員在葉指揮領導下演出落力 (尤其是 percussionists) 。 他們給予了一次相當穩定和投入的演出,低音大提琴手通過了要求很高的獨奏片段,應記一功。 而單簧管手又一次吸引我的注意。
 
令人驚訝的是,作曲家竟出現於這場"中國首演"音樂會,我們響起歡迎與熱烈的掌聲給他。 這也為音樂會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總括來說,與上次我看到的 HKS 相比,現在樂團有一些明顯的改善,尤其是弦樂 ! 透過他們的音樂,可以感覺到他們演奏時的激情、 活力和竭盡所能的精神。 我期待下個月看他們威爾第的安魂曲。 但我衷心希望他們能早日找到自己的首席雙簧管樂手,否則這樣的一個專業樂團難以成功。